• 微信服务号

  • 微信订阅号

全部
  • 新闻
  • 科室
  • 专家
搜索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党的建设 >> 医德医风

杏林春暖|耿耿于心为患者 医海逐浪勇自上

发布时间:2025-05-23    浏览:29 次

淮河之畔、都梁山下,盱眙县中医院心病科病区,有一位高高壮壮、目光炯炯、活力满满的医者,总是不停地奔波于心病科病房和门诊诊室。他深耕于基层心血管领域十五年,致力以中西医结合的神奇之钥,去打开县域心血管疾病诊治的新门扉,用精湛的介入技术搭建起一个个生命新通道。他就是正值年富力强的主任中医师、盱眙县中医院心病科主任、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兼职副教授——耿自上。

20220608 新联会苏宁广场义诊-耿自上.JPG

逐梦医海:从长江岸边来到淮河之畔

1986年生于长江之畔安徽和县的耿自上,2003年以优良的成绩考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。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,他系统掌握了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,尤其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产生了浓厚兴趣。七年的本硕连读,更是让他打下扎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功底。

2010年,他硕士毕业后放弃大城市机会,选择了扎根淮河岸边的盱眙县中医院,成为心病科的一名年轻医生。在医院副院长、科主任刘延红的引领下,他刻苦地进行临床学习和实践。2014年,他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进修两年,在心血管介入领域刻苦钻研,师从多位名家,系统地将冠心病介入、起搏器植入等核心技术带回到盱眙县中医院后,与科室团队成员一起奋发努力,一起不断学习与实践,一起在不断攻坚克难中的中成长。

IMG_4887 - 副本.JPG
勇于突围:以新技术打通生命通道

2018年,耿自上接过心病科主任的重担。面对县域内复杂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要转往省城大医院,不仅增加了患者负担,更可能因为转运延误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的情况,他和科室团队一起下决心:一定要让盱眙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心病。

在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,耿自上带领科室人员开启了技术突破的加速度,实现医院心血管介入手术独立自主,科室年介入手术量突破500台,涵盖分叉病变、左主干病变等复杂冠心病介入,以及血管内超声术、冠脉内旋磨术、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等精准技术,建成淮安市胸痛中心。

房颤患者面临着中风和心衰的双重威胁,传统治疗需要分次手术,风险高、周期长。耿自上团队经过多次研讨,引入“一站式”理念,一次手术同时解决房颤节律控制和血栓预防问题。在手术中,面对患者血管钙化如“磐石”,传统球囊根本无法扩张,耿自上与团队协作,通过开展冠脉内旋磨术,为严重钙化病变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。

001.jpg
e0edd6b3cdf3341e4460defc3f4e3b1.jpg
79ecd9d10047dcc6222e09daaa96b0e.jpg

图片
中西结合:破解慢病困局彰显神奇

在介入手术室,他是精准操控导丝的“西医专家”;在门诊和病房,他时常化身为辨证施治的“中医先生”。耿自上的双重身份,源于他对中西医结合的深刻理解:介入解决心血管急症,中医调理心内科慢病,二者结合才能实现全程管理,形成“急病能救、慢病能管”的诊疗特色。在中西医结合方面,他曾在国家级医学刊物发表多篇论文。

平日里,耿自上积极推行“中医体质辨识+西医精准治疗”方案,将高血压、心力衰竭等慢病管理纳入中西医结合体系:西医制定降压、调脂方案,中医根据痰湿、血瘀、气阴两虚等体质分型,给予中药内服、穴位贴敷等干预。一位65岁的冠心病患者,经历两次支架植入后仍频繁胸痛,西医检查显示血管通畅,却始终无法缓解症状。他仔细辨证,发现患者属于“气阴两虚、痰瘀互结”,开出了针对性中药方。两周后,患者胸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,三个月后胸痛消失。

耿自上查房照片20250417.jpg
盱眙县人民政府2022年度好医生_耿自上_202208.jpg
图片

耿自上从医十五年,获得了“盱眙好医生”、县卫健系统“优秀青年医生”“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优秀教师”等荣誉。但是,他最珍视的是患者送来的那面写着“中西合璧除病痛,仁心仁术济苍生”的锦旗。他常说:“心脉相连,性命相托,心内科医生的价值,就在于让每一颗心脏都能跳动得更有力、更健康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