盱眙县中医院成立与开诊
盱眙地处江淮丘陵山区,中草药资源丰富。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,发展中医事业、造福人民,盱眙县卫生局于1986年1月和2月分别向县人民政府、淮阴市卫生局和省卫生厅递送《关于县中医院建设实施计划的报告》。“报告”实施计划;“核定病床60张,编制人员75人。五月底前在县医院挂牌,划出一个作中医病区,开设床位30张,并同时开设门诊,边工作边筹建。1986年3月1日,经淮安市编制委员会和市卫生局批准(淮卫医86第12号),成立盱眙县中医院,属全民机构。批准医院编制床位50张,编制人员65人。1986年3月1日起,县卫生局成立了以局长陈连生为组长的县中医院筹备领导小组,并设立办公室。同时,抽调县医药公司书记高家璜、盱城卫生院院长陈长庚,以及北海舰队卫生队转业军医(团级)钱永山负责具体进行筹建工作。医院选址在淮河东路北侧五墩村一片农田地块上。医院建设图纸是在金湖中医院建筑图纸基础上进行改造完善。医院最终批准占地总面积9.7亩(10亩以上要省里批准),医院门诊楼、住院楼建筑总面积1833.4㎡。
1986年9月30日,县卫生局下文刊刻“盱眙县中医院”公章并启用。与此同时,医院与扬州邗江一家建筑公司签订门诊楼、住院楼建设协议(建设预算资金80万元)。至此,建设用地的测量和厂地整理正式开始。由于这片建设用地原为高低不平的岗地,中间还一小水塘,其间还特别从三河农场借来推土机进行整地。为了方便工程建设管理,特别建设了4间平房(约90平方,一是用于钱永山书记和高家璜居住,二也作这工程建设办公用房来使用。1987年初,医院门诊楼、住院楼工程建设正式破土动工。
医院门诊楼、住院楼全面落成。1989年6月初,医院门诊楼、住院楼正式落成。(其建设总投入最终决算72万元其中:房屋62万元,水电10万元。资金来源:县财政和省、市县卫生主管部门支持。)与此同时,在6月初,医院的人员配置也相继完成。开诊前,按照上级批准设置65人,先期招用63人(其中,医护人员主要来自县人民医院、马坝卫生院、桂五卫生院、管镇卫生院,另有13名土地带人人员)。医院开诊时设置病床50张,共投入医疗设备:50MAX光机一台,A、B各一台,生化设备一套。设备总投资28万元(资金来源: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12万,县财政10万元,系统自筹6万元)。
医院第一届领导班子确立。1988年8月,经县委组织部、人事局、卫生局等部门组织的公开竞选,县中医院第一届领导班子最终确立:书记钱永山(由县里任命)。院长谢怀超(原县卫生局医政科科长)、副院长杜学元(原管镇卫生院院长)。1989年6月20日,盱眙县中医院正式揭牌开诊。参加揭牌活动人员有市政府、市卫生局、市内各县区各医院负责人,本县四套班子及县卫局领导,县卫生系统各单位、各乡镇卫生院及领导等参加揭牌仪式。淮安市副市长徐乾、盱眙县委书记张德新为医院开诊揭牌。
盱眙县中医沿革
中医是中华传统医学,古人治病全为中医,直到民国初年西医方传入中国。盱眙中医承岐黄薪火源远流长,悬壶济世、解民病痛、治病救人的医者,是医者仁心、世代相承。
北宋名医杨介,泗州城人,行医淮河两岸,因曾多为皇帝治病,有“宫外御医”。他有《存中环真图》、《四时伤寒总病论》六卷、《伤寒脉诀》、《明堂针灸经》等医著。其中,《存中环真图》是开创中国中华解剖学先河之著,有中华解剖学鼻祖
之称。
明朝盱眙名医蔡维藩,长于儿科,著有《痘疹方论》、《痘疹集览》等医著。清光绪年间,盱城中医有杨益斋、刘后之、刘舜清、刘楚卿等。
清末到民国期间,盱眙医界仍以私人中医馆(堂)为主。其中有,涧沟渡的杨淑涵,黄牌街的张子珍,杨庆堂,王象铮,何进生,周锦石,后街的宋孝先,兴隆街的赵完瑱,土街的王干卿(针灸),近圣街的郑德全,土街的林九等。此外,还有中医外科李秀章、张竹亭和中医儿科蔡泽彬。
旧时盱眙的私人中药房(铺)的主要有:黄牌街的“泰山堂中药房”、后街的“泰生中药房”、顺河街的“太和堂中药房”、兴隆街的“寿春堂中药房”、前街的“厚德堂药房”等。
民国36年(1947年)7月,盱眙建立中医公会,参加者82名。新中国成立时,全县有中医医生50余名,其中,盱城19名,其他分布在乡村。
-
- 1956年,全县联合诊所成立(有中医医生68名),同时在县人民医院设立中医科,吸收联合
诊所中医宋孝先、顾克明参加工作,在中医门诊坐诊看病。
-
- 1986年春,盱眙县中医院正式筹建。
-
- 盱眙县中医院通过2004年和2015年两次体制改革,医院迈入了持续健康改革发展的新纪元。与此同时,盱眙各乡镇中医发展也进入一个新时代。
-
- 2018年,盱眙县中医院拥有员工830人,开设病床700张,医院全年业务收入3.18亿元,
门急诊33.1518万人次、出院病人26107人次、手术8657台次,体检25595人次,药占比
34.55%,其中,中药饮片占比12.27%。